首页 / 央广国内 / 正文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央广国内 2025-11-17 16:30:46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近日通报了一起案例,今年11月初北京某高校把一则全国英语大赛的报名通知发在了学校官网上,并附上了内部社交账号群的二维码,不料群里混进了骗子,冒充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获取学生的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,致使多名学生被骗。

  据北京警方介绍,校方不但把社交账号群组的二维码发在了网站上,为了方便学生扫码进群,而且没有设置任何入群身份审核机制。二维码张贴还不到三天,几名骗子就扫码进了群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三个嫌疑人潜入群里之后,因为社交账号群有一个发起会议的功能,这三个人分别建了三个会议室,发起跟这些同学点对点的语音通话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看到老师的名字,学生根本没有多想,就接受了通话邀请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同学接听了之后,对方表示,要想报名参加比赛,就需要再认证个人信息,得再输入一些相关的内容。他就让同学打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,填入自己的信息。

  冒充老师 要求学生开启屏幕共享

  在此之前,这名所谓的老师就打着方便同步信息的幌子,要求学生开启了屏幕共享。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嫌疑人说,已经收到了相关的一些内容,还需要交一些相关费用。你是使用什么银行卡去支付,你把你的卡号,然后在公众号里面也输入一下,有些同学就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了学生的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银行卡号后,诈骗分子立即远程登录了学生的银行账户实施转账。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这时候离转账就差一个验证码,获取验证码是另外一种话术了。“你现在这个课程已经注册成功,我们会给你发送一个相关的验证码,你需要打开你的手机短信。然后把短信验证码给我们看一下。”实际上他给这个同学发送的是银行转账的验证短信。

  通过共享屏幕获取验证码 转走学生钱款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通过共享屏幕获取验证码后,学生银行账户内的钱瞬间被转走。民警告诉记者,在被诈骗的过程中,有学生其实发现了自己收到的验证码并不是课程注册验证码,而是银行转账的验证码,但依然还是选择了相信对方。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嫌疑人会以对你以后考学有很多影响,以这种更加严厉的口吻,要求事主继续输入其他银行的验证码。被骗的周期,有一个同学持续了两个小时,就是嫌疑人不断通过试他的银行卡,再给他发送验证码。整个过程学生充分相信对方就是他的老师。

  当晚共有多名学生上当 人均损失数千元

  当天晚上共有多名学生上当,人均损失数千元不等。转账后学生心有疑虑,向老师核实才发现被骗,后向警方报案。警方调查发现,当时该群组共有140多名成员,均是扫描张贴在官网上的二维码进群,且没有任何进群身份审核。

  民警提示,学校在组建网络群组时,务必严格设置入群审核机制,确保群成员身份真实可靠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不要把私有的群组或者内部的工作群发布到互联网上。群主是第一责任人,冒用自己身份信息的,要及时发现,及时剔除,及时通知到每一个群成员,要提高这种防范的意识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群管理员要明确群规,切勿在群内发布任何收费信息,所有涉及费用的事宜要通过官网、官方公众号、线下通知等方式发布。校方应主动说明收费项目、标准及缴费途径,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对公账户缴费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许晓超:如果在群里面有人发布这些收费消息,去要求点击某种链接,或者以各种方式获取你的银行短信的验证码,要求你转账的,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,一定都不要转账。

法治在线丨学校公开群二维码 骗子冒充老师进群骗了一群大学生

  遇到疑问,务必通过官方联系方式向学校核实,不要直接在群内询问陌生“管理员”或“老师”,避免被误导。一旦发现疑似诈骗行为,要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并报警,同时留存好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 李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