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札记丨一场特殊的“出演”

新浪国内新闻 2025-11-24 21:30:15

“先停一下!小王,你递红包时眼神再恳切些,要演出那种既讨好又忐忑的感觉。”摄影老师的喊声在县住建局办公室里回荡,我攥着道具红包的手心已沁出汗水。作为今年刚转任的纪检监察干部,此刻我正穿着借来的西装,扮演向县住建局原局长行贿的老板——这堂沉浸式警示教育课,比任何文件学习都更直击心灵。

此前,在电视上看警示教育片,总觉得违纪违法人员的堕落离自己很遥远。直到这次参与拍摄,走进这栋案发实景大楼,指尖触碰到局长办公室冰凉的实木办公桌,才真切感受到“权力现场”的沉重。拍摄前我们重温了案情:这位局长从收一条烟开始,逐渐在“逢年过节”的人情往来中放松警惕,最终在工程项目招标中为老板“开绿灯”,收受礼金累计上百万元。

最让我震撼的是拍摄送烟酒的戏份。办公室准备的茅台礼盒精致厚重,当我按照剧本“毕恭毕敬”地将礼盒放在局长办公桌角落时,镜头特写里,礼盒上的烫金标识与墙上“廉洁奉公”的牌匾形成刺眼对比。摄影老师喊停后,扮演局长的同事指着桌角说:“你看,这些‘小意思’堆多了,就把初心给埋住了。”这句话像重锤敲在我心上——多少干部的堕落,都是从这样不起眼的“人情”开始的。  

拍摄现金红包的镜头时,我特意观察了现场的老同事。他们作为监拍人员,全程神情严肃,偶尔会对细节提出修改意见:“这里要突出老板的刻意讨好和局长的半推半就,这是权力寻租最典型的状态。”有位从事纪检工作多年的前辈告诉我,很多案件中的行贿场景都与此相似,看似“你情我愿”的交易,实则是权力与利益的肮脏交换。

休息间隙,我走到住建局的廉政文化长廊,墙上“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曾经在警示教育片中看到的案例细节,此刻与眼前的实景重叠:就是在这栋楼里,那位局长签下了违规的审批文件;就是在这个走廊上,他与行贿者“偶遇”并收下了红包。这种“身临其境”的冲击,让“廉洁自律”不再是抽象的口号。

拍摄结束时,夕阳透过办公室的窗户,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。我脱下道具西装,将那份沉甸甸的警醒装进心里。作为纪检监察干部,我们既是纪律的执行者,也是廉洁的守护者。这次拍摄经历让我深刻明白,警示教育从来不是“看别人的故事”,而是要从每一个细节中汲取教训。

回到单位,我在工作日志上写下:“当扮演行贿者的手指触碰到‘赃款’,才真正懂了‘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’的分量。”今后的工作中,这份镜头内外的警醒将时刻提醒我,唯有坚守底线、筑牢防线,才能让胸前的党徽永远闪亮。(永福县纪委监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