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到,骄阳似火。我和同事们在田间地头,忙着为乡亲们进行第二次产业验收。站在一大片绿油油的罗汉果藤架子底下,看着乡亲们脸上藏都藏不住的笑容,我不禁想起老家那成片的稻田,还有父亲那双永远沾着泥巴的手——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,教会我"人勤地不懒"的道理。
记得我8岁那年,头一回跟着父亲下田插秧,他怕我不会,先给我插了一溜当样子。“看到没,每棵秧之间,大概就三指宽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又拿起一棵秧苗,用手比划着,“埋进泥里这么深就差不多了,太深了苗长不高,太浅了根又扎不稳当。"
我觉着新鲜,学着他的样子往泥里插秧苗,可手脚笨得很,不是深了就是歪了。隔壁玉米地里的蚂蚱还总蹦出来吸引我的注意,一走神,插的苗更是东倒西歪。大太阳底下,连个遮阴的地儿都没有,晒得田里的水都发烫了,一丝风也没有,我热得浑身是汗,心里头那股子犟劲儿上来,干脆撂挑子不干了。父亲直起他那早就酸得直不太起来的腰,一边笑骂我是“偷懒精”。"咱们老董家的人,宁可累断腰也不能让地荒了。"说着却把我扶到田埂上的破伞底下乘凉。
记得有一年,父亲每日起早贪黑,给水稻除草、施肥、杀虫,他总说"庄稼是老实人的买卖,你哄地皮,地皮就哄你肚皮"。经过几个月精心照料,稻子长高、抽穗,眼看丰收在即。
可老天似乎故意捉弄人。就在稻穗勾头,沉甸甸地等着开镰的时候,一场大雨没头没脑地浇下来,连着下了好几天。雨水跟鞭子似的,抽得田地噼啪响。田里的泥吸饱了水,成了烂泥浆,稻杆泡得软塌塌的,一片一片地倒伏在地里。那浑黄的水,像饿急了的兽,把父亲几个月的心血一点点吞掉。
雨停后,父亲二话不说,扑到那些倒伏的稻子旁。他跪在泥浆里,把裹满泥水的稻穗一把一把扶起来,用随手扯来的草绳仔细捆扎好。泥水溅了他的全身,和汗水混在一起往下淌。
他一直忙到天黑,才拖着两条沉重的沾满泥土的腿往回走。进了家门,他累得坐在门槛上,望着黑漆漆的门外,却咧开嘴对着我笑:“稻子认泥,只要泥还在,什么都能再长出来,咱们庄稼人,最要紧的就是记住——地不会辜负勤快人。"月光下,父亲脑门上的汗珠闪着微光,那是我们老董家世代相传的印记。
父亲如村里那棵古老的大樟树,根子深深扎在泥土里,为我们遮风挡雨。他那双沾满泥巴的手,教会我的不只是侍弄庄稼的技艺,更是对土地的敬畏、对生活的韧劲。这份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质朴与倔强,就是他给我们最厚重的家当,是支撑着我们,在任何时候都能挺直脊梁、耕耘希望的力量源泉。
如今,我成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。每当面对诱惑时,耳边总会响起父亲在田间说的话"秧苗歪了要及时扶正,等长了节骨眼就难办了"。这份泥土里淬炼出的质朴、倔强和正直,便是我守住本心的定力,是我遭遇困难挑战时挺直腰杆的决心。我会秉持初心,努力在反腐败的田畴里,以事实为犁,以法纪为绳,不断清除侵蚀根基的“杂草”,扶正被风雨吹打的“禾苗”。(龙胜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