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财富中文网 / 正文

昔日“王者”失速,新势力车企格局生变

财富中文网 2025-08-22 22:07:56

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上正经历着一场残酷的分化。蔚来、小鹏股价节节攀升之际,昔日“王者”理想却独自深陷下滑漩涡。这一反差预示着在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之际,新势力阵营内部或许也将开启新一轮的洗牌。

截至8月22日,过去一个月里,三家车企在港股市场表现悬殊:蔚来和小鹏均累计涨约25%,而理想则累计跌约25%。先知先觉的资本市场,感受到了三家企业在产品策略、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方面的变化,尤其是理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。

在烧钱抢占市场的模式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理想却早在2020年第四季度就实现了首次单季度盈利,当季净利润为1亿元左右。此后,理想在2023年全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,全年净利润达到118亿元,成为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车企。2024年,理想年销量还首次突破了50万辆大关。

进入2025年,理想却陷入前所未有的“失速”状态。第二季度,理想汽车净利润为11亿元,同比下跌52%;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1.8%下降至19.5%。同时,其主打车型销量持续下滑,7月份理想L8销量仅3000台,L9则直接跌出主流榜单。最新数据显示,理想上周总销量为5600台,继续位列新势力中第六位,已被蔚来超越。

相比之下,蔚来近期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。上周,因乐道L90持续保持热销,蔚来销量达到7183台,升至周榜前四,不仅超越了小米,更是连续三周以明显优势超越理想。而且在8月21日晚间,蔚来旗舰SUV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,结合首发权益后实际预售价41.18万元,如果采用BaaS(电池租用)的方式,结合首发权益后实际BaaS预售价仅为30.38万元,这一超乎预期的定价直接刺激蔚来美股一路飙升,收盘涨9.27%,22日港股开盘后同样大幅上涨。

另外,蔚来在8月19日宣布全系100kWh长续航电池包整车购买价格下调2万元的策略。这次降价集中于长续航电池与整车售价,可谓精准打击了用户续航焦虑的痛点,也直接挑战了理想主打的增程车型续航优势。

同时,小鹏汽车同样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。2025财年中报显示,小鹏上半年收入为340亿元,同比增长132%,净亏损为11.42亿元,同比收窄56%。财报发布的当天(8月19日),小鹏在美股市场涨逾4%,过去52周涨幅近200%,表明投资者对其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,尤其是其坚持的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获得市场认可,成为其核心竞争力。

实际上,理想当前面临的是全方位的“围剿”。过去,理想主要靠油箱解决续航焦虑,而蔚来则通过换电体系应对,如今蔚来把价格压低,理想的溢价空间更被压缩。除了来自蔚来的挑战,理想的增程式技术与“彩电冰箱大沙发”配置打法还被其它车企快速复制,例如零跑以“半价理想”的概念抢占市场,今年1-7月累计交付27.2万台,同比增长近1.5倍,增速远超理想。同时,问界M9凭借高阶辅助驾驶与品牌背书也在分流高端用户,今年6月份单月销量已经超过理想L7+L8+L9总和。

显然,理想的家庭用户基本盘,正在被逐渐稀释与瓜分,甚至连美团CEO王兴近期也选择套现理想股票,这进一步加剧了理想股价的跌势。不过,尽管蔚来和小鹏近期在资本市场上较之于理想表现更好,但两家企业也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。

蔚来虽然销量明显增长,但整体亏损依然严重。2025年第一季度,蔚来净亏损高达67.5亿元,同比多亏30.2%。尽管李斌设定了“今年四季度盈利”的目标,但距离这一目标只剩两个季度,时间已然紧迫,资本市场是否会给予足够耐心,仍存在一定的变数。

小鹏同样需要证明其盈利能力。何小鹏在今年3月份的2024年度财报电话会上也首次明确提出公司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。在8月19日的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何小鹏再次强调从四季度开始公司将进入盈利自我造血的全新阶段,并称“当下,做好公司的商业化能力,小鹏要‘会省钱,更要会赚钱’。”

目前,三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已经逐渐清晰。蔚来通过多品牌战略(蔚来、乐道、萤火虫)实现了市场分层覆盖,通过换电体系和电池租赁方案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,现在又通过精准降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小鹏始终坚持技术驱动路线,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构成了其护城河,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认可度的提高,其优势可能会进一步放大。理想则面临着市场定位挑战,增程式技术路线的过渡性质越来越明显,尽管理想也在战略转向纯电领域,7月29日正式发布并开始销售的i8本是核心发力点,但该车上市一周就降价1万元并调整配置,这反映了i8销量并不理想,也意味着理想去年推出的纯电战略首款车MEGA未达预期后,此次“纯电第二枪”仍未打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8月22日上午,蔚来CEO李斌在新款ES8发布媒体沟通会上表示,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,很难参与市场竞争,新款ES8现在的成本比那时候(老款ES8)低很多,现在这个价格仍然有毛利,“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”。

“活下去”三个字,凸显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之惨烈。对于行业而言,“蔚小理”的分化或许也是一个成熟的信号,表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已告别初期的“PPT造车”和概念炒作,进入了拼核心技术、拼战略定力、拼运营效率的下半场。新势力三强争霸的剧情仍将延续,但格局正在悄然改变。(*)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