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财富中文网 / 正文

主动戳破泡沫?泡泡玛特的终极战略浮现

财富中文网 2025-09-10 21:35:41

近日,泡泡玛特股价呈下跌趋势。消息面上,公司当红IP产品在二手市场出现波动——第一至第三代LABUBU产品二手价格下跌,而最新发布的迷你版LABUBU发售距今一周有余,二手价格出现了先涨后跌的趋势。社交媒体上,已有黄牛表示,由于跌价严重,暂停LABUBU系列收货。

二手价格的下探,与泡泡玛特扩大产能,加大市场供给有关。

泡泡玛特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表示,“当前一个月的毛绒品类产量,等同于过去一年的产量”。今年8月产量大约3000万只,产能同期提升10倍以上。

市场已开始对这家炙手可热的新消费公司持警惕态度。近期,泡泡玛特卖空数据大幅上升。数据显示,其卖空股数自8月29日的近30万股,在一周后快速攀升至600余万股,同期卖空金额也从不足亿元激增至近20亿元。

类似的情形曾在今年6月上演——当时多个国家掀起抢购LABUBU的热潮,黄牛横行,影响了消费者体验。当月中旬,泡泡玛特股价出现下跌,做空规模增加。6月18日,公司出手大规模补货,LABUBU首次开启线上预售,二手市场价格随之下探。

在那之后,泡泡玛特股价横盘震荡近两个月,直到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半年报,“史上最强”数据带领公司股价于8月20日再创新高,公司总市值突破4200亿港元。在同天的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,泡泡玛特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王宁宣布了mini版LABUBU的上市计划。

或许是新产品并未迅速打开新的想象空间,亦或是股价创新高后,现有价格已经包含了市场对新产品的预期,新系列的发售并未带动股价上升。自该系列上线的前一天起,截至9月10日收盘,泡泡玛特股价跌幅已达20%。

同样在9月8日,市场也有一则好消息传来——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二季度的指数检讨结果,宣布将泡泡玛特纳入恒生指数,成份股数量由85只增至88只。除泡泡玛特之外,新加入的还有中国电信和京东物流。

被纳入恒生指数后,公司在获得更多投资者青睐和资金流入的同时,势必也将面对更多审视,股价也将收到更多维度的影响。对泡泡玛特而言,让旗下产品的销售市场更加健康有序,是其寻求长期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
公司加大产能的动作能够缓解黄牛抢货的乱象。即便过去一段时间供不应求的情况,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IP热度,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公司收入,并为王宁所强调的“长期主义”埋下隐患。

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在业绩会上仍然对产能表示了担忧,他说,公司目前仍在追产能的阶段,下半年产能会面临较大挑战。

早期对标迪士尼的泡泡玛特,已开始走出自己的路径。目前,它正在思考的问题是——如何扶持发展长青IP。即便火爆如LABUBU,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验证它的生命力。

在业绩会上,王宁表示,“我更看重LABUBU成为世界级IP背后的意义,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。”

他经常被问到关于如何保持LABUBU热度的问题。他的回答是,今年大家很少讨论米老鼠、火影忍者、Hello Kitty等超级IP,但他们依然在全球各地持续地创造巨大商业价值。他认为,当一个IP成为世界级IP后,其真正的商业价值才刚刚开始。

王宁说,“LABUBU作为中国出发的第一个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IP,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。”他表示,当前公司在对外合作和产品开发上都相对克制,没有过度消耗IP,现有需求依然很大,未来价值也很客观。

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.4亿元,现阶段,无论话题度和销售数字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优势。市场上,想要效仿泡泡玛特的品牌众多,但都有相当一段距离需要追赶。单论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,年营收就高达30.4亿元,同比增长726.6%,是TOP TOY当年整体营收的三倍有余。

后者是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,一直侧重于国际IP授权。今年以来,该品牌大举投入发力自有IP,商业动作对标泡泡玛特,正在进行海内外市场扩张。

如果将时间线拉长,后来者也有可能分食泡泡玛特的市场份额。根据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数据,TOP TOY上半年营收7.42亿元,同比增长73%,已超上一年全年的四分之三。

TOP TOY创始人兼CEO孙元文今年接受采访时,强调了潮玩市场的供需结构问题。他指出,黄牛已经成了潮玩领域的最大客户,而不是真正的消费者。中国供应链能力完全可以解决缺货问题,当前没有解决就是因为黄牛和市场炒作行为的存在。而真正的头部IP公司不靠稀缺来炒作。

如此来看,无论是潮玩市场,还是身处其中的IP公司,如何从“被黄牛绑架”的供需困境中走出来,回归到以真实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经营逻辑——这已不再只是一个短期问题,而是一个需要持续反思与系统应对的长期课题。(*)

*